材料成型实验室操作规程

发布时间:2011-12-23

一、铸造安全操作规程

1、进入实验室必须穿合身的工作服、戴工作帽,禁止穿高跟鞋、拖鞋、凉鞋、裙子、短裤,以免发生烫伤。

2、操作前要检查自用设备、工具、砂箱是否完好,选好模样。

3、造型时要保持分型面平整、吻合,严禁用嘴吹型砂和芯砂,以免损伤眼睛。

4、造好的铸型按指导人员要求摆放整齐,准备浇注。

5、浇包在使用前必须烘干,不准有积水。

6、浇注场地和通行道路不得放置其他不需要的东西,浇注场地不得有积水,防止金属液落下引起飞溅伤人。

7、浇包内金属液不得超过浇包总重量的80%,以防抬运时飞溅伤人。

8、浇注时要戴好防护眼镜、安全帽等安全用品,不参与浇注的同学应远离浇包,以防烫伤。

9、浇注时剩余金属液要向固定地点倾倒。

10、落砂后的铸件未冷却时,不得用手触摸,防止烫伤。

11、清理铸件时,要注意周围环境,以免伤人。

12、搬动砂箱要轻拿轻放,以防砸伤手脚或损坏砂箱。

13、训练结束后,清扫工作场地,工具、模样必须摆放整齐。

二、焊接实验安全操作规程

1、进入实验室必须穿好工作服及绝缘鞋,焊接时戴好工作帽、手套、防护眼镜或面罩等防护用品,禁止穿高跟鞋、拖鞋、凉鞋、裙子、短裤,以免烫伤。

2、电焊机平稳安放在通风良好、干燥的地方,不准靠近高热及易燃易爆的环境

3、操作前检查线路各连接点是否良好,防止因松动接触不良而发生热现象。

4、焊接前应检查焊机是否接地,焊钳、电缆等绝缘部分是否良好,以防触电。

5、任何时候焊钳都不得放在工作台上,应放在制定的架上,以免长时间短路烧坏焊机。

6、禁止在焊机上放置任何物件和工具,启动电焊机前,焊钳与焊件不能短路。

7、人体不要同时触及焊机输出两端,以免触电。

8、施焊时必须使用面罩,保护眼睛和脸部。

9、乙炔瓶严禁在地面上卧放并直接使用,必须竖立放稳。

10、氧气瓶和乙炔瓶须相距5m以上放置,氧气瓶不得撞击和触及油物,附近严禁烟火。

11、检查氧气和乙炔导管接头处,不允许漏气,以免引起意外事故。

12、刚焊好的的焊件不许用手触及,以防烫伤。

13、发生故障时,应立即切断焊机电源,及时进行检修。

14、焊接场地通风必须良好,以防有害气体影响人体健康。

15、焊接后清渣时,要防止焊渣崩入眼中。

16、焊接结束后,应切断焊机电源,并检查焊接场地有无火种。

三、热处理实验操作规程

1、进入实验室必须穿合身的工作服、戴工作帽,禁止穿高跟鞋、拖鞋、凉鞋、裙子、短裤,以免发生烫伤

2、实验前,认真阅读实验指导书,在教师的指导下,按规定的实验步骤进行实验。

3、进入实验后,不准随地吐痰,大声喧哗,保持室内清洁和安静。

4、工件、工具入炉前应干燥,加热过程中,不允许打开炉门。

5、注意防火、防爆、防毒、防烫、防触电,并了解相关救护知识。

6、爱护实验设备,如损坏实验设备,应根据情节,按有关规定进行处理。

7、实验完毕后,整理实验设备,打扫室内卫生。

 

 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工程训练中心